OpenPie 拓数派

产学研新范式|拓数派创始人兼CEO冯雷携拓数派「智能体工场」亮相上大MBA训练营

下文转载自:上海大学MBA公众号SHUMBA


2025年6月28日,上海大学MBA中心“AI领导力提升训练营”首期课程顺利开展,本次训练营共计三天,分为AI发展态势、AI垂直应用、AI战略应用三个模块。首日课程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引力楼拉开帷幕。

 

图:AI领导力训练营上课现场

 

上海大学管理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家宝老师进行了开营致辞。他提到:上海大学MBA中心自成立以来,紧跟时代步伐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。在未来五年,中心将以“打造数智时代引领产业变革的卓越MBA人才培养中心”为愿景,坚持“DIG”发展战略:Digitalization(数字化)、Industry driven(产业驱动)和Globalization(国际化),不断为社会与商界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。当前,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商业模式、组织形态和管理方式。面对这一变革,MBA中心基于对时代趋势的敏锐洞察和对人才培养需求的精准把握,推出了AI领导力提升训练营。他提到本次训练营的三个亮点:1.剖析AI技术的底层逻辑、发展趋势以及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场景,打破技术认知壁垒,从而理解AI如何重塑商业生态;2.引导学员探索如何将AI技术与领导力实践相结合,培养在AI时代引领企业发展的战略眼光和创新能力;3.邀请来自学术界的资深教授,和行业内的领军人物,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,帮助学员学以致用。

 

他同时对学员们提出期望:希望学员们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,全身心投入到训练营的学习中,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,与老师、学员充分交流,共同成长。

 

图:上海大学管理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家宝副教授致辞

 

随后,训练营正式开始,第一位主题嘉宾:拓数派创始人、董事长兼CEO,中国企业家和技术专家,上海大学MBA信息系统与管理大数据授课教师冯雷带来了主题演讲“智能体AI时代的颠覆式创新”。冯老师从自身的教育、工作背景与AI的发展历史出发,给学员们详细介绍了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的环境下,数字时代技术变革的底层逻辑。他指出,全球数据量正以爆发式增长,2025年将达175 Zettabytes,人均数据存储需求相当于100部256G iPhone,其中30%数据需实时处理,这为AI技术落地创造了迫切需求。

 

从宏观经济视角,冯雷老师强调数字力量对全球格局的重塑:美国五大数字巨头市值在疫情期间占GDP比重从25%跃升至40%,而中国2025年数字经济占比将超50%,80%企业将推进AI转型。他特别提到AI对GDP的增量潜力,中国有望通过AI获得3.7万亿美元经济贡献(占GDP26.1%),成为全球增长引擎。

 

从技术层面,冯雷老师剖析了Agentic AI的核心逻辑——通过LLM与工具链(如代码、数据库)的融合,实现自主决策与任务执行,典型如编程助手、智能客服等场景落地。他以Transformer架构为例,阐释大模型从GPT-2(1.17亿参数)到GPT-3(1.75万亿参数)的进化,如何推动自然语言处理从“理解”迈向“创造”。

 

作为行业实践者,冯老师还分享了OpenPie的创新路径:依托数据计算系统πDataCS,打造“智能体工场”生态,已为中国联通等企业定制AI解决方案,打通公域模型与私域数据的协同链路,让模型更了解企业,解决大模型“幻觉”痛点,帮助企业实现模型的连续训练和打造专属智能体。他强调,颠覆性创新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技术路径依赖,如云计算对传统IT的替代,而Agentic AI正以类似逻辑重构商业模式。

 

最后,冯老师呼吁企业加速数字转型:“当AI成为新生产力引擎,唯有将数据、模型与业务深度融合,才能在‘模型主导世界’的时代占据先机。”他同时邀请在座的学员们未来有机会进入上海大学MBA学习后到他的公司参观并进行进一步交流。

 

图:冯雷老师授课中

 

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产品与产业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、链极智能科技(上海)董事长兼总裁、巴拿马运河银行执行董事,庞引明老师带来了主题演讲“人工智能的场景应用与基于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社会新生态”。庞老师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对社会生态的重构。以大数据、区块链和AI大三角构成的技术底座正推动社会从深度学习时代迈向大模型时代,在物流、医疗等垂直领域实现突破性应用。中国通过政策引领和技术自主化,正加速形成数据要素驱动、虚实融合的新型社会形态,同时面临碳硅基智能体的伦理治理挑战(需确保公平性、隐私保护等六大原则)。未来社会将呈现"数据驱动、人机共治"特征,要求从业者建立区块链与AI融合的跨学科知识体系,通过终身学习适应智能经济时代的范式变革,构建“技术-伦理-社会”三位一体的认知框架。唯有持续追踪前沿、参与实践并保持批判性思考,方能成为推动技术向善的核心力量,而非被浪潮裹挟的被动观察者。

 

图:庞引明老师授课中

 

午后,学员们在上海大学MBA智能商业方向主任、管理学院教授纪颖老师的带领下,来到百度飞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进行了实地参访,百度AI技术生态华东区域政企运营负责人梅俊杰老师进行了现场讲解。百度基于“飞桨深度学习框架”和“文心大模型”双开源,促进AI技术更加通用,驱动千行百业探索场景落地,已成为支撑中国AI产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基础设施。梅老师通过飞桨在各领域的应用案例帮助学员们进一步拓展了AI领域的视野。

 

图:梅俊杰老师讲解中

 

在随后的工作坊里,纪颖教授与百度飞桨梅俊杰老师共同与学员们进行了深入交流,两位老师对于学员们提出的关于AI在交通、教育、制造、企业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与风险问题,结合百度飞桨的目前涉及领域和具体应用手段进行了探讨。纪教授还结合自己在生活、授课及目前正在进行的课题经验,为大家带来了AI在实际落地时的优势和困境的分析。

 

图:纪颖教授与学员交流中

 

第一天的课程在大家热烈的讨论中落下了帷幕,学员们纷纷期待后续两个模块的进一步研讨,相信后续会有更多的思维火花碰撞。

 

图:百度飞桨参访合影

 

SHUMBAer有话说

学员 沈天鸣:

上大AI训练营为我打开了专业认知的大门,赋予了我初步的“造物”能力;而百度飞桨的参访,则为我展开了一幅AI赋能千行百业、塑造未来的宏伟画卷。这是一次从“知道是什么”到“理解为什么”再到“看见能做什么”的认知升级之旅。它不仅点燃了我对AI领域更浓厚的兴趣,更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:掌握技术是起点,用技术创造价值、推动进步,才是我们这代人的星辰大海。

 

学员 阿拉依·叶尔肯:

参加此次训练营,让我更加坚定了选择上海大学MBA的决心。从前沿科技课程学习,到知名企业参访,再到与各行业优秀同学交流,一天的行程紧凑而充实。我不仅深切感受到中心老师对同学们的用心关怀,更体会到上大MBA培养体系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,以及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。

 

学员 姬婕:

此次全天深度学习之旅颠覆了我对AI的工具化认知,智能体即未来组织形态,彻底重塑了我的技术认知框架并对国家在AI技术上的投入和发展更有信心。本次课程不仅深化了对技术三角(AI+大数据+区块链)协同效应的理解,更激发了以技术驱动产业变革的使命感,收获远超预期。

非常感谢上海大学的老师们的组织和付出,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AI大咖导师们和企业,感谢老师们的耐心陪伴和解答。